登陆注册
1128

同住四天,同为生命续航!连云港两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

套路网2023-05-12 16:49:060

5月9日和10日上午,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,来自灌云县的李正忠和连云区的王鑫,分别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38毫升和310毫升,成为连云港市第45例、第46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为两名血液病患者带去重获新生的希望。素不相识的两人,因为做同一件事,一起生活了四天,分别为两位男孩的生命续航。

“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快递”

灌云县“快递小哥”李正忠,从18岁开始参加无偿献血,坚持16年,领取了“江苏省无偿献血荣誉证”(“三免证”),无偿献血奉献铜奖。2017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时,他在红十字志愿者宣传动员下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(中华骨髓库),成为志愿捐献者。

今年4月6日,李正忠接到灌云县红十字会的通知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“工作人员告诉我,我和两周岁的男孩配型成功了,我自己的孩子一岁多,我知道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,我很开心,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有价值。”李正忠笑着说。

后来,他积极签订同意书、去采血进行高分辨配型、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、到灌云县医院复检,平时加强体育锻炼,注意清淡饮食,以最好的身体素质、最好的精神状态为捐献做准备。

李正忠的父母一开始是不同意的,他通过网络科普视频、周围的医生给老人科普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,消除他们的顾虑。最终,李正忠不仅得到了妻子和父母的赞同,还得到了单位的支持,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5月9日上午,历经140分钟后,李正忠成功捐献13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为一名两岁男童的生命续航。

当被问及捐献后的感受,李正忠笑着说:“捐献后身体没啥特别的感受,能顺利完成捐献很开心。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‘快递’。”

“榜样引领我不断向前”

5月10日早上7时30分,随着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启动,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,经过240分钟,3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采集,随后,被储存于冷源恒温箱内由专差乘坐高铁迅速送往受助者所在医院,为一名17岁患有血液病的男孩实施移植手术。连云港市连云区今年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——42岁的王鑫深呼吸后说:“完成了一件大事,可以回家休息了。”

王鑫22岁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活动,一直坚持至今。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受一位偶遇的陌生人影响。那是2013年,王鑫去青海格尔木游玩过程中遇到一位女孩,她的故事让王鑫印象深刻,“她当时参与三江源保护行动,曾在北京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,先后在云南、贵州、新疆支教……”受她影响,王鑫回到连云港市献血时,主动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(中华骨髓库),成为志愿捐献者。

今年2月,王鑫接到连云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得知自己与一名17岁血液病患者配型初步相合。接到电话的王鑫立即就答应了。“我当时感觉吃惊、激动、自豪……很复杂,”王鑫说,“志愿捐献者很多,病人很多,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,没想到我也可以成为捐献者,榜样引领我不断向前,我立即发微信告诉那个女孩。”

王鑫捐献造血干细胞,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,而是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——“出去学习几天”,不想让70岁的老人担心。

他们同一个心愿:“能挽救生命,一切都值得”

李正忠和王鑫素不相识,都是“80后”,因为捐献时间安排,在一起吃住了四天,他俩都是献血达人,目标一致:挽救生命。

李正忠回忆说:“5月4日我来到医院,从第二天开始,我每天接受两次注射,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前期动员。”5日,连云港市红十字会的负责人带着王鑫来了,李正忠开心地到电梯间迎接,带着王鑫到房间,介绍物品摆放位置、三餐预定、护士查房时间等信息。

四天里,两人因为做同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所以共同话题就是与正能量的人做朋友。9日早上,李正忠开玩笑地说,捐献结束想吃个“硬菜”。在他捐献时,王鑫悄悄地出去一趟,买了只烤鸭回来,李正忠很感动,中午两人一起吃了顿有意义的午饭。

他们完成捐献,不仅收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博爱奖章,还收到了患者家人手写的感谢信。“您的无私奉献和善良行为,让我儿子获得生命的希望和勇气。感谢您的付出,谢谢!”“希望您的这道光能够照亮我儿子未来的路,给他不一样的人生。我也会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像您一样的志愿者,在危急时刻帮助需要的人。”读着信中的字,他们说,“能挽救生命,一切都值得”。

连云港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连云港市2006年第一例捐献者成功捐献,至今已有46例。全市去年有11位志愿者成功捐献,每年新增入库志愿者约1000人,目前累计入库人数已超过1万5000人。呼吁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中来,为更多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,为患者家庭带去幸福的希望。

新华日报•交汇点记者 赵芳

通讯员 吕兰芳 刘庆

0000
评论列表
共(0)条
热点
关注
推荐